路怒症深度调查 众人支招化解怒路症
汽车,在国内城市的普及才刚开始,居然已有六成车主自认为因拥堵患上了“路怒症”,这样的调查结果让人感到沉重。 道路拥堵,不可否认有客观的原因,比如车辆增多,比如修路施工。但仔细观察拥堵的路段,你会发现不少拥堵是“路怒族”主动造成的,是因为心堵。 在成熟的汽车社会,车主已经懂得遵守交通法规是利人利己的事儿,因此我们可以在香港、在韩国首尔这些人车密度极高的城市看到一种现象:直行道排起长龙,而左转道空无一车。 可在我们这儿,车主买车多是近几年的事儿,一个比一个牛气,一个比一个性急。郑州市经三路与鑫苑路前一段堵车严重,路口经常排长队,如果大家都按章行驶,慢是慢点儿,但不会把路口堵死。有些车主一看排队就上火,开始逆行,后边马上又有大量“路怒族”跟进,不把路口堵死誓不罢休。对于逆行的车主来说,确实是比原来前进了几十米、几百米,问题是路堵死了,你的车能插翅飞过去吗?结果反而会更慢,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路堵带来心堵,越堵越怒,心堵又引发违章,越怒越堵,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常言道,身病好治,心疾难医。路堵,可以通过改善交通状况、规范驾车行为等多种办法去解决;心堵,就像一种无形的毒素,在车主的心里一点点沉淀,悄悄损害着人的心理健康。 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很多车主意识到了“路怒”的危害,这是治疗的契机。 如果每个车主都能从自身做起,开车心平气和守规矩,别人违章不跟风,拥堵就会少一点,心情就会好一些。 “熟悉我老公的朋友都说我老公脾气不错,很斯文,可买了车之后,他在开车的时候碰到路上不遵守法规的人就会破口大骂。 有时候突然愤怒起来把我也吓一跳,我还在纳闷他开车之后素质怎么就变低了呢。”车友林女士看到本报上周关于“有车族,当心患上‘路怒症’”的报道后,才意识到她老公开车时的异常举动是因为心理健康出了状况。 事实上,自上周本报联合搜狐网等20家中国主流媒体推出“今天,你‘路怒症’了吗?”的调查活动后,便引起了众多车友对于开车心理健康问题的热切关注。 【个案实录】 城市里机动车越来越多,出行的道路也日益拥堵,不少司机在驾车时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心情烦躁、猛按喇叭、急速超车、刮蹭,甚至嘴里骂骂咧咧……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少车主感觉到他们已经不知不觉患上了“路怒症”。 症状一:开车“骂人”成常态在某银行工作的小鑫在朋友、同事的眼中,是个地地道道的温柔、可人的淑女,然而自从她去年买了车之后,她发现自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了,开车在路上看到车辆违法就想骂人,看到行人乱穿马路时恨不得给其点“颜色”看看。上周,她载一位朋友去郑州中原区办事,路上遇到一辆出租车强行超车时,她立即破口大骂,把一旁的朋友吓了一跳。“我以前不是这样的,可开车之后我发现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会骂人了。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个泼妇,经常骂街。”对此小鑫很是烦恼。 5月16日下午6点多,记者搭乘一辆出租车由农业路前往南阳路大石桥,由于当时车流量大,车辆行驶缓慢,再加上几乎一路“遭遇”红灯,急于赶时间换班交车的出租车司机显得极不耐烦,他嘴里嘟哝着:“××,一路都是红灯!”在南阳路与黄河路交叉口绿灯亮起时,由于前方一辆轿车迟迟没有启动,司机愤怒地打开车窗,吼道:“傻×,会不会开车啊!” 症状二:驾车情绪容易失控程鹏(化名)是某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开车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身体不舒服,火气就特别大,抓到方向盘就想骂人”,要是赶时间又碰上红灯或堵车,心情就更烦躁,情绪也难以控制。就说前两天,他在回家的路上行驶了70分钟,眼看就要到家门口了,可是车龙还排得老长老长的。刚等完一个红灯,眼看着绿灯亮了,偏偏前面那辆车开得奇慢无比。等它慢吞吞地过了那个绿灯之后,程鹏刚准备踩油门加速,偏巧又遇到了红灯。而他后面的司机还很不耐烦地闪大灯,按喇叭。他实在忍受不住了,停下车摇下车窗对着后面的车脱口大骂,结果双方都互不相让,吵到最后竟然下车打了起来。“事后我觉得自己真是可笑,多大点事啊,竟然跟人家打了一架。” 症状三:喜欢跟人较劲“顶牛” 最近几天李峰(化名)心情糟透了,他刚换的新车还没高兴几天,没想到上周却出了一起车祸。回想起来,李峰非常自责,他告诉记者,事故发生那天,他从东风路驾车前往丰庆路,途中因为塞车,大家都在排队慢行,然而一辆车很不自觉地在车队中“左突右闪”强硬加塞,这辆车从李峰左侧“唰”地超了过去,因为贴得太紧,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当时就“怒火中生”,一门心思就想超过对方“教训”一下对方,结果由于超车时机没有掌握好,两车撞在一起。 “我平时很关注和人沟通的方式,处理事时也不愿跟别人争执,但一坐上驾驶座,就变成急躁、粗鲁、蛮横的‘女强人’了。那次在一个信号灯坏了的路口,一辆出租车非要跟我抢,结果他挤我也挤,就这样我们‘顶’到了那里,谁也不让谁,僵持了10多分钟,直到交警前来疏导交通才算完事。”有着三年多驾龄的魏女士很苦恼的是,她开车时经常有这样较真“顶牛”的表现,对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女儿已经多次提出警告,甚至威胁我再有这种表现她就不再坐我开的车了”。 【调查显示】 60%车主有“路怒症”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其危害性可想而知。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到底有多少车主患有“路怒症”呢?通过本报联合搜狐网等20家中国主流媒体展开的“今天,你‘路怒症’了吗?”的调查,也许我们可以从调查结果中看出“路怒症”的存在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有60.73%的车主认为自己患有“路怒症”,调查者认为“路怒症”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在情绪烦躁时,31.1%的车主在开车时会选择“焦躁不停按喇叭”,而选择“以牙还牙,报复违章行为”或“有打人的冲动”或“开车骂脏话”的车主也比较多,几乎各占20%。总体来看,90%多的车主认为“路怒症”的表现是驾驶员在驾车时会伴随攻击性驾驶行为,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还有突发愤怒和暴力倾向,并不能自控。 见有人非法并线,就有打人的冲动;前车如果开得慢,就立刻焦躁不安地按喇叭;对于非机动车乱占道,更是忍不住想说粗话……很多种情况都可能引起“路怒症”。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有66.88%的车主会在“有人严重违章”时发怒,12.48%的车主表示“新手开车很肉”时会生气,“从来不发怒”者仅占5.57%。 面对违章驾驶行为时,47.26%的车主会认为“这人真不道德”,35.19%的车主认为“真是欠揍,应该让他得到教训”,只有极少数人会认为“新手不懂规则”而理解对方。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路怒症”已成为困扰很多车主的一个重要心理问题,这值得大家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旦遇到堵车,马上焦躁不安,不停地鸣笛;碰到前车慢腾腾,恨不得一脚踩油门冲上去;看到行人违章过马路,忍不住想骂“找死”……尽管对于“路怒症”一词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但提起驾驶员的这些“愤怒”行为,大家都不陌生。 通常大家都会以为这是素质问题,但心理专家指出这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路怒”不一定是素质差更多是一种心理障碍 “一些司机遇到路况不好、行人违章,就会一反常态地破口大骂甚至有打人的冲动,这不一定都是司机的素质差,很多时候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而导致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于俊丽告诉记者,近两年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因开车引发心理障碍的人也日益增多。几乎每个月她接待的患者中就有10%的人开车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躁、易怒等心理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很多来就诊的车主都表示,他们在不开车的时候不会骂人,但一开上车就会经常破口大骂,而且他们觉得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才能宣泄心中的不满。” 对于这些“路怒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于俊丽总结说:“开车时易怒,没有耐心,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者在开车时遇到危险甚至不知该如何躲避。我曾经接待过一名患者,每次开车不仅令他焦躁、易怒,而且这种情绪还使得他无法准确操控方向安全驾驶,来就诊时他已不敢再开车。” “路怒症”在医学上被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对开车族来说,在连续较长时间的驾驶后,司机往往处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的状态,一旦遇到红灯或与其他车辆发生争执,被压抑的情绪便极易爆发出来。“路怒症”患者的怒火会突然爆发,开始骂人、动粗,猛烈程度往往让人意外。 引发“路怒症”的原因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大多数患“路怒症”者在不开车的情况下,其生活、工作都显得很正常,很理智,仅仅是在开车时碰到了“特殊情况”,会做出一些“过激”反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路怒症”呢? 拥堵交通环境,各种道路违法行为 “现在郑州的路真是越来越难走了,尤其是上下班时那真叫一个堵,以前我开车从家到单位不过20来分钟,现在都需要走1个多小时。”家在南阳路住的朱先生告诉记者,“堵车堵得人心慌,前几天因为堵车时‘较劲’,跟别人的车蹭了,结果赔了对方几百块钱,所以我现在上下班干脆就不开车了。” 5月26日早高峰,东风路上长长的车龙从文化路口一直排到了信息学院路,为了抢路,有些司机在没有护栏的道路上左突右冲,车队中不时传出鸣笛声和叫骂声。“堵车本来就让人心烦,那些乱开车制造险情的司机就更加让人恼火,我恨不能撞上去,解解气。”车友孟先生很愤慨地表示,每到这个时候他总会感觉满大街的人都跟他过不去。 很多有车族发现“开车瘾”没过几天,却开始深受堵车的折磨了。记者在街头随机调查采访的15名私家车主,有11名车主表示,只要遇到堵车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烦躁,骂人的话经常脱口而出。 看来,日益严重的堵车、各种违法交通行为……糟糕的交通环境已成为引发“路怒症”的重要原因。有数据表明,汽车拥堵只要在七分钟以上,就很容易使车内人员产生心理躁动。 现实生活压力,积蓄的不满情绪 “堵车会增加被堵车人的消极情绪,如果急于出去办事,往往会把堵车归因于不走运,总觉得别人故意找茬。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易产生焦虑、沮丧、愤怒等情绪。”于俊丽认为,“除了交通问题外,工作生活压力、个人性格特质等都是‘路怒症’的潜在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车主开车时情绪过激,骂人甚至有打人的冲动,是因为平时内心就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满的情绪。尤其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城市居民的压力过大,开车时遇到堵车和其他车辆违法行为,这种情绪的爆发就成为了他们的一个宣泄方式。” 患有“路怒症”会有什么影响呢?在本报展开的“今天你‘路怒’了吗”调查中,54.50%的被调查者认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38.45%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3.36%的被调查者认为“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路怒症”危害不小,究竟应该怎样预防、治疗、缓解这种症状呢?记者就此咨询了一些心理医生及交警,不少车主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路怒”危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在很多交通事故当中,真正因为技术不佳而导致的并不多,相当一部分是源于司机糟糕的情绪。”郑州市交巡警支队宣传科的邢红军告诉记者,他们曾遇到一起交通事故,就是因为司机开车时情绪失控而导致的。“当时那位司机与副驾驶席的妻子发生争执,心情极度烦躁,之后他竟然一怒之下将车故意撞向了一旁的隔离护栏。” 邢红军表示,很多司机堵车时间一长,脾气就暴躁,怒发冲冠,有时止不住用拳头狠打方向盘。比如当车流开始移动,见别的车要插队,就赌气不让;如果对方插在前面,就更恼火,要撞对方的车,还想把对方从车里揪出来打一顿;此刻对同车乘客也没有好脸色,骂骂咧咧,听不进任何劝告等。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开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路怒”危害:影响车主身心健康 “如果人长期处于‘路怒’状态,那么易怒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一种习惯,使得其在生活中也容易烦躁、易怒,严重的还会造成情绪障碍、抑郁、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负面影响。”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于俊丽提醒说,长期的情绪压抑,还进而可能会发展成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医生建议:平时注意心理调节 “改变不了现实时,一定要学会接受与适应现实。”于俊丽建议,当堵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常态难题,作为车主改变不了这种现状时,就要学会在堵车时去享受这段时间。路上碰到堵车时不妨听听音乐、聊聊天,调节一下心情;也可变化一下车内色彩,采用淡绿、淡蓝等凉爽色调装饰爱车,也能在烦躁时缓和情绪。“看到行人或其他车辆的违法行为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想想自己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行为,就会对对方多一份理解与包容。” 她表示,目前“路怒症”主要还是自防,关键只有一条:永远不要带着愤怒上路。“开车族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心情激动时不宜驾车,或者过后再驾车。越是容易情绪化的人,越应注意驾车时的心理平衡。但如果‘路怒’症状比较严重,伴有攻击性行为时,则需要接受相应的心理治疗,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药物辅助治疗。” 交警提议:路上时间留充裕 “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大,尤其是时间观念也越来越强,上班、赴约都着急赶时间。如果此时在路上遇到堵车或者其他车辆有违法行为时,很容易引起心情烦躁。”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郑州市交巡警支队的邢红军建议,车主在每次出行前,提前制定行车路线,将有可能遇到的堵车等时间都给予充分考虑,这样就能把路上的时间预留充足,遇到堵车时就不会太着急。 此外,他还建议,遇到堵车时,同车其他人员应尽量给予驾驶员一些心理安慰,与驾驶员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以帮助其缓解一下烦躁的心情。 车主感言:放宽心态最重要 “现在路上车越来越多,路的确没有以前好走了,但这么多年来,我很少因为开车跟别人生气。”开车已有7年的出租车司机马师傅,无论遇到堵车、行人乱闯红绿灯,还是别人强行变道、加塞儿,他总是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马师傅说:“这主要还在于自己的心理调整,看到别人乱并线时,你可以试着将其理解成着急上班,而不是恶意挑衅,也许你就会原谅他;看到前面车辆车速太慢,你理解成他是新手,而不是要故意挡路,也就不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总之,自己的心境放宽了,路也自然就宽了。” 根据本报进行的“今天你‘路怒’了吗”的调查结果显示,32.42%的被调查者认为“听音乐舒缓情绪”可以缓解“路怒症”,31.0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心理治疗放松压力”,这两种方法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正所谓心病还需心来医,最有效的“路怒症”情绪控制法,还是大家心态的自我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