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模范人物
⊚  首页 >  驾驶文化 > 礼仪学堂 > 模范人物 > 

北京一车主13年顺风车免费搭载万人

编辑:驾驶网    来源:潇湘晨报    2010-08-26    👁4760  

北京一车主13年顺风车免费搭载万人

    7月20日,北京,到达终点后,搭车人和“顺风车王”王永道别。每天上班之前,王永都会沿着以人多拥挤闻名的344公交车路线去北京回龙观社区搭载要进城上班的居民。

北京一车主13年顺风车免费搭载万人

    光头现在成了王永品牌标志。除了是国内顺风车的发起人,全国青联委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是王永的另外身份。

    上万人坐过他的私家车,这些人都是路人,素昧平生;其中有心生疑惑的民警,也有欲行打劫的歹徒……

    以北京回龙观的344公交车站作为一个支点,13年来,这个叫王永的邵阳人,渐渐声名鹊起,顺风车品牌蔓延全国。

    光头,亲和,睿智,是36岁的王永的形象与内涵的结合,今日的王永好像八面风光,然而有谁知道,这个开大奔的老板,其创业之路的辛酸?当年,22岁的王永踏入京城时,送给自己的第一个生日礼物“竟是围着三环跑了一圈”。谈起往事,他微笑着对记者说:“这可是个体力活!”北京三环一圈约有48公里,赶上马拉松了,即使是慢跑,也是个体力活。

     为使顺风车制度化,他连续三年委托提交有关顺风车的提案和议案,他甚至计划拍一部关于顺风车的电视剧。

    他从来不认为顺风车计划是一项微小的事业,他乐此不疲地推行着。

     除了是国内顺风车的发起人,全国青联委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是王永的另外身份。为此,他两度获得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王永。

    我遇到过白眼,遇到过以为我是开黑车要抓我的警察,甚至遇到过腰间别刀的歹徒。最开心的事情是有一次路上遇到一人,摇下窗子喊我:王永!王永!我原来搭过你车,现在我有车了,也开始搭别人啦!

     十多年前受启发开起顺风车

    潇湘晨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顺风车之旅的?最初的起因是什么?何时才开始有了全盘推出的顺风车计划的方案?

     王永:十三年前,每天开车往返于住处回龙观与市里,耗时较长,一个人坐一辆车总觉得浪费,当时想,小时候老家湖南邵阳农村,搭顺风车见怪不怪。在国外,搭顺风车也非常普遍。“何不开开顺风车,予人方便的同时,也节约能源,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而1998年的一场暴雨,更是触动了我。一位老太太走得很艰难,被不减速的汽车溅了一身污水。我看不过去送她回家,老太太感激得不得了。老太太的肯定和感激对我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原来这样的小事也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温暖。从此之后,我开始了免费搭载路人的顺风车生涯。

     我每天观察路上的车,发现70%都是私家车,其中70%又只是一个人,这样实在太浪费了。如果能达成搭乘双方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我觉得顺风车是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我摸索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门支持,使顺风车能制度化,也成为一种文化。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的全国及地方两会期间,通过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提交顺风车的提案议案。

    “十三年免费搭载上万人”

    潇湘晨报:顺风车的经历是否一帆风顺?有过挫折,打击,失落,困惑吗?请说说您有过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细节?

     王永:说实话,并不是一帆风顺。我遇到过白眼,遇到过以为我是开黑车要抓我的警察,甚至遇到过腰间别刀的歹徒,那天晚上10点多,那人上我车后反复问我真不要钱吗,也不说别的话,走的时候说一句“哥们儿,注意安全,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我还纳闷这是什么意思,下车时一看,他腰间别着一把一尺多长的刀。不知他是不是见我不要钱,不好意思下手。

     潇湘晨报:现在参与顺风车计划的同仁多吗?大家是何时受你的影响开始顺风车之旅的?

    王永:十三年时间里,我免费搭载上万人。有时到了公交站,已经认识我的交通协管员会跑来表示感谢。最开心的事情是有一次路上遇到一人,摇下窗子喊我“王永!王永!我原来搭过你车,现在我有车了,也开始搭别人啦!”

    预计受我的影响开始顺风车之旅的人全国应该有好几千吧,具体数字我真的无法统计。我也要感谢媒体朋友对顺风车的关注。但是这样的局面我并不满意,我希望政府能够重视顺风车,让顺风车制度化,这样顺风车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潇湘晨报:您委托欧阳明高教授上呈的提案:倡导建立环保节能的顺风车制度,反响如何?现在结果怎么样呢?

    王永:北京市交通委曾就顺风车进行回复,并专门向我进行咨询,探讨如何建立实施顺风车制度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由于顺风车制度涉及的部门过多,很复杂,估计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不会放弃,直到我的建议被采纳为止。

     潇湘晨报:电视连续剧《都市顺风车》的计划是否有了进展?准备何时开拍?如果还没有实施,阻力主要在哪里?

    王永:《都市顺风车》计划先写30集,根据市场反应可随时续写、续拍。作品追求平民视觉,力求零距离贴近老百姓,让每个观众在剧中都能看到一个“自己”或“邻居”。

    采访、写作时间:5-7个月。宣传策划,导演及演员遴选等工作可以同步筹备并适时运行。我相信《都市顺风车》的制作播出将为顺风车的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主要的阻力应该在资金吧。

   “顺风车有巨大价值”

    潇湘晨报:您平时生活中有些什么爱好?一些大型晚会也邀请您作为主持人出席?您是否正考虑将主持人行业与品牌联盟巧妙结合起来?

    王永: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炒股。很多自己的活动有时候不得不去自己主持,逐渐地也帮朋友去主持一些活动,现在也经常参加一些电视节目。从最开始的紧张不安,到现在的轻松自如。这也是一种历练,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只要有付出就有回报。以后会考虑举办品牌中国主持人大赛,来发现和挖掘具有潜力的主持人才。

    潇湘晨报:勿以善小而不为,再加上目前流行词:环保低碳。我觉得这是顺风车计划的主旨之一,但您是否正在操作一些大的公益方案,从而让社会更多的人受益,而不是这种和风细雨的渗透式操作?

    王永:首先,我不认同你说的,顺风车是和风细雨的公益,而是有着非常巨大的价值。

    截至2010年7月18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40.2万辆,驾驶员600万人。根据国外经验,“顺风车”每天可减少10%-25%的车辆。以最低标准10%进行计算,除去北京市平均每天尾号限行的60万车辆,每天可减少38万辆。2009年数据显示,我国在售轿车的平均油耗约为百公里8.06升。以每辆车每天行驶20公里为例,油耗约为1.6升,那么38万辆车每天可减少油耗约431吨,每年则可减少油耗约16万吨。

    而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千克汽油,就要消耗15千克新鲜空气,同时排出150克-200克一氧化碳、4克-8克碳氢化合物、4克-20克氧化氮等污染物。如果按38万辆车每天节约一千克汽油计算,那么北京市每年将少消耗新鲜空气约200多万吨,减少排放一氧化碳约2.8万吨。

    除此之外,“顺风车”还可以减缓交通压力,如减少10%的车辆则可提升10%的效率。由于北京地面交通压力巨大,居民出行速度慢,以平均每人每天出行时间1小时为例,按照提升10%的效率计算,每人每天可减少10分钟的出行时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8444元,即每月4037元,每天(按22天计算)183.5元,每10分钟(按8小时计算)3.8元。200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计算,按50%出行人数计算,每天可提高效率的价值为3300多万元。每年按照200个工作日计算,则顺风车提升效率带来的价值为66亿元。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