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名单及背景资料
仲裁员名单及背景资料 马泽华(北京) 男 1953 专长:航运、海外经营管理、海商法、国际私法、金融资本运作 上海海运学院学士学位,赴意大利油船公司进修。 曾在英国、美洲、广州、青岛、北京等远洋运输公司担任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总经理、副总裁等职。主持编写《租船合同范本》、《远洋船舶港口费用指南》。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于世春(北京) 男 1943 专长:船舶制造与企业管理 曾任造船厂工人、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造船科科长、生产副厂长、厂长,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级高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船舶行业协会副会长。 工作语言:汉语、俄语、英语、日语
井庆仪(天津) 男 1946 专长:海事海商、合同法 北京交通干校远洋运输专业、中国交通运输学院法律专业、新加坡挪威尔质量审核员资格培训。 曾任外轮代理公司业务员、单证员、质量经理,理赔部、企管部、市场部经理,经理办主任,法律顾问。主持过船舶拍卖,代理过船舶扣押、碰撞、无单放货等案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尹东年(上海) 男 1936 专长:海商法、航运实务 曾求学于大连海运学院及上海海运学院,并曾经赴挪威航运科学院访问一年。从1962年至今,一直在上海海运学院担任海商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任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兼任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出版过专著《海运法规教程》(1991年)。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王玉贵(北京) 男 1951 专长:海商法、保险法、公司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并曾经在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美国纽约保险学院(MBA课程)、交通部干部进修学院(日语班)学习。曾任职于天津远洋运输公司(翻译)、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和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副总经理、总经理)。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日语
王恩韶(北京) 男 1922 专长:海上船舶货物运输保险、共同海损理算、保险法上海东吴大学毕业。 曾赴英国、瑞士考察保险,任保险公司国际货币基金中国执董办副执董、顾问,英国中国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保险公司高级顾问。参加起草共同海损北京理算规则和中国保险法。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王海明(北京) 男 1952 专长:海上保险、保险法、海商法 1974年-1978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主修英语,自1978年至今从事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和保赔险工作。曾负责起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船舶保险条款(1/1/1986),主编《船舶保险》一书,发表过论文《论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王淑霞(北京) 女 1954 专长:海商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海商法。 工作语言:法语、汉语
王小耘(上海) 男 1961 专长:国际贸易和海商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和银行法、国际知识产权法 上海海运学院航海学学士,北京大学国际法硕士。 在海事法院和律师事务所任法官、高级顾问和主任律师。先后在纽约、洛杉矶、新奥尔良和上海数家国外律师事务所工作。兼任国际律师协会会员、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律师协会理事、国际商务纠纷解决研究会主任。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王茂深(北京) 男 1936 专长:海商法、海事法、民诉法、海诉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本科。 曾任交通部水上运输高级法院(筹备组)经济庭负责人,最高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审判组组长、交通庭副庭长,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青岛海洋大学法学教授。 工作语言:汉语
王春阁(深圳) 男 1957 专长:民商法、金融法、海事海商法 吉林大学法学学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曾在石油部法规处工作,在招商集团研究部、企管部、资产优化办、法律室担任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处理集团几十个诉讼、仲裁及其他案件,起草、审核了大量合同。 工作语言:汉语、日语
王 敬(广州) 男 1955 专长:海商法、海上保险、船舶碰撞、船舶买卖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系经济学学士。 曾任职远洋运输公司和海事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处理提单、租约、碰撞、海上保险,船舶买卖、扣押与释放,抵押贷款、人身伤亡等纠纷。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王英波(北京) 男 1963 专长:国际运输、物流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中国海商法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保险法专业委员会和律师纪律处分委员会委员。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韦经建(长春) 男 1953 专长:海商法、国际经济法 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系本科、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生、美国杜兰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教师、副教授、教授。编著《海商法》,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 工作语言:汉语
叶伟膺(北京) 男 1938 专长:海商法、海上保险、海损理算、海事处理、理赔和追偿。 196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83年在纽约海特律师事务所学习。1964年-1978年在贸促会法律部从事仲裁工作和其他法律事务工作。1979年至2000年在环球律师事务所工作。在此期间,1982年取得律师资格。1985年-1991年在香港从事律师工作、海损理算、理赔工作。1991年至-1996年任中国环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曾参加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参编《〈海商法〉大词典》;主译《美国共同海损》一书。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司玉琢(大连) 男 1937 专长:海商法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挪威航运科学院进修航运业务及海商法。 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系主任、副校长、校长、博士生导师。著作10余部、论文40余篇、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许立荣(上海) 男 1957 专长:航海驾驶 大连海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院、上海海运学院 远洋运输公司船长、远洋国际货运公司总经理、航运交易所总裁、集装箱运输公司总经理。 任《中远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编制研究》课题组组长,发表论文3篇,其中1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卢 敏(上海) 女 1957 专长:合同法、人身伤亡赔偿、公司法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系毕业。 上海海运学院国航系教师、副教授、律师所兼职律师,香港招商集团企业部副总经理、法律顾问室主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中国律师协会海商法委员会委员。参编交通部“二五”普法教材及《国际航运与管理》,撰写论文多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朱 清(大连) 女 1956 专长:海商法、海事诉讼与仲裁 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1996年在大连海事大学任教,1996年起任大连海大律师事务所主任;1998年-2000年兼任中运集团法律中心主任,并于1999年10月派往美国、加拿大研修海商法。主要著作有:《新编海商法学》(参著)、《国际经济法大辞典》(分科主编)、《海商法大辞典》(副主编)、《海商法知识必读》(主编)、《海事诉讼与仲裁》等等。 工作语言:汉语
朱伟康(广州) 男 1945 专长:海商法、航海技术 1967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分配到广州海运(集团)公司工作;1971年在海监室任海务监督员,从事船舶安全监督和海事处理;1982年任工程师,主管船公司海务监督、兼管海事处理;1986年起主管海事处理,兼管海务监督。1991年至1992年在香港金士律师行、齐伯礼律师行、夏礼文律师行和西英保赔协会学习海事律师业务;1992年获高级工程师职称,1993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朱伟康先生是广州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朱金鳌(北京) 男 1935 专长:海难救助,沉船打捞,远洋拖航,潜水作业,海上大重件运输 航海驾驶专业 曾在交通部航务工程和航道工程各类船舶上工作过,曾任广东省打捞工程队书记、大队政委,交通部广州远洋公司船舶政委,青岛远洋公司党委副书记,交通部救捞局副局长,中海公司总经理。 工作语言:汉语
朱曾杰(北京) 男 1919 专长:海运经济管理、海商法、国际经济法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实业管理系。1943年-1949年任招商局轮船公司货运业务员、沿海组主任;1950年-1956年任交通局海运总局商务科副科长;1957年-1972年任交通科学研究院水运经济管理高级研究人员;197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其中1980年-1992年任海商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具体组织和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其他社会职务有: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海运学院和大连海事大学兼职教授。发表过多部著作,如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的编写工作,并任水运经济和管理编写组组长;与吴焕宁教授合著《海商法学》;与魏家驹教授合著《涉外经济合同实务》;主编《海商法条文释义》。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刘书剑(北京) 男 1939 专长:海商法、海上保险、租船合同、提单运输 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1989年1月-7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受国家教委派遣,在美国纽约海特律师事务所和希利律师事务所进修海商法和海事仲裁。1974年至今,在中国贸促会法律部从事共同海损理算、海事仲裁和海商法研究等工作,经办海损理算、海事仲裁案件。参加中国《海商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制订或修改工作。现任或曾任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海事仲裁员、西班牙海事仲裁员协会等仲裁员、《中国海商法优秀论文》评委会委员、《中国海商法年刊》编委委员会等职。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关于中国海上法律和海事仲裁的专题文章和法律译作。出版过《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外国硬矿物资源勘探开发法》、《外国领海法汇编》等译著。合作主编《中国海事仲裁案例集》。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刘功臣(北京) 男 1951 专长:航海、船舶驾驶、港监 1976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船舶驾驶专业。先后在广州远洋公司、青岛远洋公司工作,历任三副、二副、大副、船长、经理办公室主任、干部人事处处长。1988年-1992年任交通部青岛海监局副监督长;1992年-1994年任交通部青岛海监局副局长兼副监督长;1994年至今任交通部秦皇岛海监局局长兼监督长。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刘国元(香港) 男 1951 专长:海商法、航运管理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曾在交通部远洋运输局航运处、远洋运输公司法律处、经理办、企划部下属天津公司、欧洲公司、香港集团公司任调度员、处长、主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裁、副董事长兼总裁等职,高级经济师、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参加中美政府或民间海运谈判,处理海运争议,参加联合国贸发会、海事组织、贸易法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会议,起草公司八五发展规划,担任交通部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刘文杰(北京) 男 1944 专长:海关监管、国际航行船舶及所装货物监管。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曾在海关、海关总署任职、现在中国贸促会工作。曾参与海关监管规范化、国际化工作,参与国家进关工程设计及推广、海关对三资企业监管、国际航行船舶及所装载货物监管。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孙瑞隆(北京) 男 1933 专长:海上运输、运输实务 大连海运学院毕业 外轮代理公司、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海运公司、远洋运输公司航运、上午、货运部、招商局办事处任职。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孙芳龙(青岛) 男 1966 专长:提单、货物运输、租约 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参加中国欧盟法律与司法合作项目培训,赴英、德、丹、比、西等国培训。 海事法院法官、现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审逾百起海事海商案件,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代理两百多起诉讼、仲裁案件。《中国审判实务大辞典》撰稿人,发表多篇海商法文章。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吴 恒(大连) 男 1936 专长:轮机 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管理和船舶内燃机设计与制造专业。 在海运学院先后担任教师、轮机长、副教授、教授、博导、轮机系主任轮机工程学院院长。 编著《柴油机船舶动力装置管理》、《轮机管理》、《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轮机长业务》、《现代轮机技术管理》、《阿 法拉伐现代技术》,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工作语言:汉语
吴焕宁(北京) 女 1933 专长: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合同法、海商法 东北财经学院(现辽宁大学)经济系毕业,北京政法学院、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北京外贸学院、北京大学等院校进修,赴美国杜兰大学法学院进修。曾先后于东北财经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商品检验法》立法工作。译著《苏维埃民法》,校对《美国海商法》,主编《海商法学》、《海商法教程》,合著《国际私法》、《经济法教程》、《综合经济法教程》,专著《中国海商法律与实务》。 工作语言:俄语、英语
李 海(深圳) 男 1958 专长: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毕业,工学学士学位,大连海事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法学博士。曾在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大连港务局人事处工作,曾任教于大连海事大学,后从事专职律师工作。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会员,国际律师协会海事与运输法委员会主席,国际海事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海商法协会常务理事,大连海事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或独立撰写学术著十余部,其中包括《新编海商法学》、《船舶物权之研究》等。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李玉泉(北京) 男 1965 专长:保险法、民法、国际私法 杭州大学法律系毕业,武汉大学法学院民法硕士、国际私法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金融保险学讲师,人保公司国际部、条法处、市场开发部、法律部干部、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编著《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保险法》、《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对策》、《保险法教程》、《中国商事法》、《保险索赔与里陪丛书》,发表论文40余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李黎鸣(北京) 女 1955 专长:海商法 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本科毕业,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过,赴法国巴黎索尔邦大学学习。曾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贸促会工作过,副研究员。译著《银行及其职能》。 工作语言:法语、汉语
李 京(北京) 男 1969 专长:海商法、提单、租约方面的法律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工学学士、韩国海洋大学海事法学硕士 外贸运输公司法律部干部、副总经理、上市办副主任。发表数篇论文,处理近百起海商案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李建平(烟台) 男 1963 专长:海上救捞、拖航及其法律、保险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赴日本深田救捞公司、英国夏礼文律师行进修。曾在烟台救捞局工作,任业务处商务科副科长,商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兼救助业务部经理。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杜智彪(北京) 男 1946 专长:海商法、海上保险法 曾在中远总公司租船处、法律处工作过,历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兼法律处处长,中远法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副总经理,中国航海学会、海运法规研究会副主任,第一届海商法协会副秘书长,多次参加由联合国贸发大会(UNCTAD)、国际海事组织(IMO)、亚太经社会(ESCAP)组织的国际会议。参与了海上人命安全、海上救助、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班轮公会行动守则、船舶登记条件等国际公约的制定、修订工作和海运专家专题会议。高级经济师。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杨 明(宁波) 男 1949 专长:海商法 1986年开始,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在工作期间就读于最高人民法院创办的法官业余大学,1992年调至宁波海事法院。 工作语言:汉语
杨文贵(北京) 男 1958 专长:海商法、国际私法、商法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系经济学学士学位、国航系法学硕士学位;美国杜兰大学访问学者(1992-1993)。 曾福建厦门集美航海学院教师,并曾先后在交通部政法司、国务院法制局以及交通部交通法律事务中心工作,1997年起就职于北京海通律师事务所。参与过《海商法》的草案审查工作,曾在《远洋运输》等中国权威海商事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杨召南(上海) 男 1945 专长:国际经济法、海商法 1968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专业;1979年至1982年在上海海运学院攻读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1982年3月被授予法学硕士学位;1985年11月至1986年12月,在美国杜兰大学法学院进修海商法。杨召南先生从1983年开始,便在上海海运学院担任海商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过《海事法教程》一书(1992年)。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杨运涛(香港) 男 1966 专长:货运代理、租船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外运公司港口部业务经理、副总经理,法律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法律顾问团委员、海运工作组成员,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撰写数篇论文,办理数十件海商海事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杨长春(北京) 男 1964 专长:国际运输与物流法规、国际贸易规则、海商法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本科、国际运输硕士、国际贸易博士,加拿大屋台华卡尔顿大学访问学者、进修法律、英语、市场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修法律、英语和研究方法。对外经贸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中达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出版《国际货物运输公约条款逐条结实》、《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货物运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等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解决多种国际经济纠纷。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杨建国(北京) 男 1962 专长:单独海损、共同海损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专业毕业。 贸促会海损理算处、香港德理公司任职,从事共同海损、单独海损、协助船东处理海损事故案件。中国海商法协会保险委员会委员,美国海损理算人协会海外会员。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汪鹏南(大连) 男 1965 专长:海上保险法、海商法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学士、航管系法学硕士、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合作培养。 远洋运输公司船员、二副,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律师事务所律师,大连海事大学客座教授。专著《海上保险合同法详论》、合著《英国协会海上保险条款详论》。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汪 杰(福州) 男 1956 专长:运输合同、船舶碰撞、油污、保险、海商法、海事程序法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国际海事研究生 曾任航海学院教师、港航管理局干部、轮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船务公司总经理、律师事务所主任。处理船舶碰撞、油污、提单、保险等纠纷12件,发表论文14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沈志成(北京) 男 1930 专长:航海技术、海洋法、港务监督 武汉交通学院航海系毕业。 船舶驾驶员、航运管理局技术员、工程师、港航监督室主任、交通部安监局处长、副局长、局长、高级工程师。编著《长江内河避碰规则讲话》,参加编著《全国内河避碰规则讲话》、《国际海洋法公约》,参加国内外各种海损事故的调查、研究、裁定,参加国际海洋法公约大会。 工作语言:汉语
沈满堂(上海) 男 1951 专长:海商法、合同法、民诉法、海诉法 安徽大学外语系、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士、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曾任远洋运输公司翻译、事务主任、水上运输法院筹备组组长、海事法院副庭长、庭长、副院长。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论文大赛中三次获一等奖和最高奖,合著《海商法诠释》,参与起草《海诉法》,合著《海诉法诠释》。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日语
沈肇圻(北京) 男 1928 专长:船舶建造、船舶检验、国际海法 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毕业 曾在中国船舶检验局工作,任验船师、工程师,中国政府驻国际海事组织代表,交通部外事局高级工程师,出席国际海事组织和亚太经社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获1985年度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海事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驻西欧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顾问,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教授级高工,世界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青岛船员学院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著作《船舶种类和用途》,《多佛海峡的航行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国际立法》,《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概要和实施》,《英国港口及其管理体制》,《国际海事组织及海运人员的培训》,《油轮安全和防污染》,《溢油应急处理方案的制订》。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劳 辉(北京) 男 1935 专长:海洋环境保护,防止船舶污染环境海域监督管理,油污案件处理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航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1973年至今,在交通部安全监督局主管海洋环境保护,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的监督管理工作。曾参加处理“南洋”、“亚洲飞鹅”轮等重大油污染工作;起草和参加起草《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专著或出版物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防止船舶污染法规》、《MARPOL72/78及有关管理文件》、《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和1973年议定书》、《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等,是中国海洋法协会理事、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还是广州海事法院特邀高级陪审法官。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邵循怡(北京) 男 1914 专长:海商法、投资法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法律部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庄玉成(北京) 男 1959 专长:船舶代理、海商法、远洋运输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系毕业。 外轮代理公司科员、副科长、科长、船务部副经理、经理,曾任中远沙特公司副总经理。审理多起仲裁案件,发表数篇论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陈 明(武汉) 男 1931 专长:海商法 1952年-1959年任交通部长江航运管理局秘书、研究员;1959年-1962年在江苏省徐州市京杭运河航校副校长;1962年-1984年在交通部长江航运管理局从事航运行政及业务管理工作,担任长江水系航运协商委员会副秘书长。1984年至今任武汉海事法院院长。此外担任长江海商法学会会长、中国海商法协会内河法规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私法协会理事等等。曾主编《海事法律词典》。 工作语言:汉语
陈 波(北京) 女 1964 专长:海商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法、合同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士、国际法法学硕士,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马耳他国际海商法学院硕士、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博士生。 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任教,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系讲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副处长、副秘书长。参与撰写《民商法全书》、《如何打经济官司》、《海事仲裁入门指南》等,发表多篇论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陈凤彦(北京) 男 1963 专长:海商法、合同法、仲裁法、知识产权 吉林大学法学学士。 曾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委员会工作,从事商标代理、贸易仲裁及海事仲裁工作,处理了大量的商标、经贸仲裁和海事仲裁案件。现从事律师工作。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陈有锐(深圳) 男 1941 专长: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舶速遣与滞期 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在上海参加挪威航运科学院主办的海商法研讨班,赴安特为普参加联合国贸发会议和比利时联合主办的集装箱码头管理和海商法学习班。外论代理公司总经理、总经济师,香港船务公司租船部经理,招商局货柜航运公司、船务公司副总经理、国际空运公司总经理。深圳船舶代理协会筹备组组长、海运协会副会长,中国专家网海事专家顾问。专著《英汉海事常用词汇》、《英汉海事缩略词典》,主编中国外论代理总公司《业务手册》、《船舶速遣与滞期业务》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陈振生(上海) 男 1957 专长: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合同法、诉讼程序法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驾驶、港监专业毕业,上海政法干部管理学院进修法律、上海外贸大学进修、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进修、成都科技大学进修英语、美国伯克莱法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曾任海事法院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律师事务所高级中国法律顾问、律师。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宋迪煌(北京) 男 1962 专长:海商法,国际贸易法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工学学士、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法律系法学硕士 曾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损理算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任职,现为律师事务所顾问、合伙人 工作语言:中文,英语
宋春风(北京)男 1969 专长:海商法 辽宁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上海海运学院法学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培训。 曾在远洋公司保赔处、商务处、美国新泽西州远洋公司工作。高级经济师、律师,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文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参与处理重要海事案件,主持提单的修改。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张为民(北京) 男 1931 专长:船舶碰撞 1955年大连海运学院航管系毕业,1958年大连海运学院航管系研究生班毕业。曾就职于交通部船检港监局、救捞局,负责调度工作;1982年-1991年在交通部安全监督局、海务处负责海事处理工作。现担任中国海事咨询服务中心海事顾问。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能阅读英文专业文件)
张建卫(北京) 男 1957 专长:海商法、物流、租船业务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士、社科院法学所研究生班学习、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运输管理研究生肄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硕士,现就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博士。曾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职员、主任科员,美国华运公司总裁助理,中国租船公司总经理,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常务董事、副总裁。 工作语言:汉语、英文
张明华(北京) 男 1950 专长:造船经营、生产、技术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美国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机械部造船处、江南造船厂经营处副处长、芜湖造船厂副厂长、船舶工业公司造船处处长、生产经营局副局长、江南造船集团董事、造船重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部主任、远洋工业公司副总经理。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张 壮(北京) 男 1940 专长:船舶轮机检验及管理 船舶轮机专业毕业,曾在上海轮机厂、船检局天津分局、日本东洋海运公司、海上平台及钻井船工作,从1983年至今从事入级船舶的检验管理工作。翻译过GL入级规则,作为验船师指导文件使用;编写过《机械手册·船舶篇》船舶检验部分;组织编写过钢制挖泥船建造规范;组织编写《验船师须知》等文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张 志(天津) 男 1935 专长:港口作业、国际贸易、修造船、租船、碰撞 天津教育局中文函授大学文秘班、最高人民法院业余大学法律专业。港务局干部、海事法院副院长、律师事务所律师。独立审案200余件,代理案件50余件。 工作语言:汉语
张耀军(广州) 男 1952 专长:海商法、民诉法、经济法 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毕业,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经济法专业毕业。赴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考察。曾在交通部海关管理局工作,广州海事法院海事庭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广州航海学会理事。著作《香港“永安”轮碰撞案及其若干法律问题》,《比利时海事审判介绍》,《船舶碰撞案件的调查及当事人的举证范围》。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张 弢(北京) 男 1967 专长:船舶造修和买卖合同、海事海商、合同法、公司法、国际贸易与投资、民事诉讼法、仲裁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硕士。船舶工业公司工作、律师事务所合伙执业。代理海事案件,发表论文4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张永坚(北京) 男 1951 专长:海商法、国际海事处理、航运经营与管理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系、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生。远洋运输公司航运处处长、公司副总经理香港远洋运输集团总裁助理兼企划部总经理。香港海商法协会执委兼中国委员会主席。翻译、编著(含合著)著作7部,发表文章数十篇,发表专栏文章百余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张丽英(北京) 女 1960 专长:海商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国际私法法学硕士,上海海运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大连海运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及欧盟进修,香港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系教授、副主任、研究生导师,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专著、合著、教科书6本《海商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国际贸易法》等,发表论文12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张湘兰(武汉) 女 1954 专长:海商法、海上保险法、国际贸易法 武汉大学外语系研究生、北京大学法律系进修、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博士研究生、美国杜论大学法学院进修、高访,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高访。武汉大学英语助教、武大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留学生院兼职教授、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海商法协会、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长江海商法学会秘书长、中国贸促会武汉调解中心调解员、律师事务所特别顾问。专著、教科书《海上保险法》、《海商法教程》、《海商法论》等,发表论文10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张旭波(北京) 男 1967 专长:理算、保险 大连海运学院国际海事专业毕业。 海损理算处理算师、保险经纪公司助理总经理、海事咨询公司执行董事。完成共同海损理算书若干,国际保赔协会海事案件和劳埃德理赔案件若干、国际海盗抢船、抢货案件若干,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等保险经纪业务。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何建华(北京) 男 1968 专长:海上运输、海上保险、船舶抵押权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系本科、上海海运学院国际经济法系海商法硕士研究生 远洋运输公司、交通法律事务中心任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参与编写《海商法释义》抵押权部分和《海商法大辞典》部分条文,著《1993年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公约释义》、《199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研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周忠海(北京) 男 1945 专长:海商法、国际法 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孟于群(北京) 男 1946 专长:海商法、海上保险、货运代理、多式联运、大陆桥、现代物流、仲裁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美国海特律师事务所进修。外运公司海运处、使馆商务处、法律部总经理、香港保险经纪公司董事总经理、外运(香港)集团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律师,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中国海商法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香港中企协保险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法学会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法学院海商法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海商法大辞典》分科编委,《中国海商法年刊》、《外贸储运岗位培训丛书》编委。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於世成(上海) 男 1954 专长:海商法、海事国际私法 1977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专业,1986年上海海运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1994年在荷兰莱登大学法学院访问学习。於世成先生一直在从事海商法和海事国际私法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参与了《海商法》的起草和制定。现任上海海运学院院长、中国海商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协会理事、上海市航海学会会员。主要著作有:《海运法规教程》(二作者之一)、《海商法逻辑学》(二作者之一)等等。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林 欣(北京) 男 1926 专长:国际法、国际私法 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国际法研究生肄业。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教师,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安徽日报时事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政法编辑室负责人,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林 毅(北京) 男 1957 专长:港口管理、海事处理、海上保险。 上海海运学院工学士 农业部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渔港监督处工作,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秘书长,中国航海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海商法协会争议处理程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渔船驾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作《远洋渔业港口指南》,《台湾渔船航行大陆沿海指南》,《全国渔船船员四项专业训练教材》,《渔船船东互保问答》,《日本海上保安的现状》,《渔港监督业务概论》。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日语(阅读)。
林秉中(广州) 男 1928 专长:航海业务、船舶碰撞 国文海事学校、中南交通学院毕业。 曾任海军学院教员、航海长,海军司令部参谋,远洋运输公司海监室副主任、法律顾问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律师所律师。兼任武汉水运过程学院海商法客座教授、广州航海学会理事、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中国船东互保协会顾问。承办多起涉外远洋船舶碰撞案件。发表学术论文《船舶碰撞事故的教训及预防》。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林钧鑫(大连) 男 1935 专长:海商法、民诉法海事调查处理 吉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大连海事大学进修航海技术。 曾任大连海运学院海法助教、港务监督海难救助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大连海事法院副院长、大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合著《海商法教程》,审理、仲裁海事案件上百起,指挥海难救助20余起,参与多部海事法律解释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工作语言:汉语
林玉乃(北京) 男 1939 专长:船舶驾驶、远洋运输、国际海上法规、安全公约、海事调查处理、水上安全监督、航标管理、海上搜救打捞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本科。远洋公司驾驶员、船长、副总经理、交通部安监局副局长、局长、救捞局局长,教授级高工。曾任国际航标协会理事、海仲委员会副主任。指挥触礁船舶脱浅、灭火等重大海难事故,制定水上安全监督与航标管理法规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林源民(上海) 男 1956 专长:海商法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济学学士、上海海运学院法学硕士。曾任五矿进出口上海分公司外销员、上海海运学院讲师、副教授,香港明华船务公司保赔秘书、法律顾问,现任律师事务所律师、香港海事仲裁员。著作及译著有《船舶买卖法律与实务》、《船长收集船上证据的作用》3部,论文多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林鹏鸠(大连) 男 1966 专长:船舶碰撞、海难救助、货物运输、拖航合同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工学学士、海商法法学硕士、国际法学在读博士生。历任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从事海事法律咨询、诉讼和仲裁代理,参编《海商法大辞典》、《海商法条文释义》、《海商法问答》等书,发表多篇论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林海龙(上海) 男 1943 专长:提单、货物索赔、物流、造修船、海事、港口实务 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法律专业。海事法院审判员、审判长、调解中心和海事庭负责人。主审码头设施损害、修船、货运代理纠纷案。 工作语言:汉语
茅光华(上海) 男 1940 专长: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1964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船舶驾驶专业。曾先后任技术员、交通部引航监督员培训班课程教师、船长、上海港务监督局海务处处长、上海港务监督副监督长等等。现为高级工程师职称。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金克胜(北京) 男 1955 专长:民法、合同法、国际商法 1983年至今,担任高等院校经济法、民法、国际商法和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1985年至今担任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国家级法学刊物《中国国际法年刊》的执行编委,并任中国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1983年至今,从事兼职律师业务。现为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注重学术研究,撰写教材并发表了多篇论文。 工作语言:汉语
罗俊明(宁波) 男 1934 专长:海商法、国际商法 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生、研究生,赴美访问五所法学院。曾任英语讲师,宁波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副主任,浙江万里学院法律系教授。主编《法学英语》,获优秀教材二等奖,编著《美国民商法与冲突法》、《客观准据法原则》、《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选择》、《集装箱营运人的船舶优先权》、《船舶优先权的转让与代位》。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俞天文(北京) 女 1945 专长:海商法、货物运输、海上保险、保赔、租船 上海海运学院国航系本科、海商法硕士研究生。 远洋运输公司航运处、商务处从事保险、理赔、使运费,法律处处长,法律中心主任,律师,大地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曾任中远驻比利时航运代理公司进口部经理、中远欧洲公司(汉堡)商务部经理。筹建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起草CPI业务章程,处理货物理赔、船舶保险案件,参与服务协议的谈判与签订,参加中国海商法的研究和各种国际会议。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姚洪秀(上海) 男 1951 专长:提单法、租船合同法、海商法 上海海运学院国际航运系毕业,在上海参加美国时代生活教育中心组织的《大学英语教师口语培训班》和挪威航运学院组织的《海商法和海上保险进修班》,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海运学院国航系、法律系任教,海商法副教授,律师所兼职律师。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施 文(海口) 男 1951 专长:海事诉讼程序、海商法 吉林大学法律系大专毕业;1994年-1996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12月授予)。先后在牡丹江市公安局、检察院、中级法院工作,1989年调至海口海事法院,任代理院长、院长;1998年-2001年任海南中级法院院长;2001年后任海南省司法厅厅长。有法学专著两部:《中国法庭上的公诉人》和《国际贸易中的提单风险》,在国家一、二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工作语言:汉语
胡正良(大连) 男 1962 专长:海商法、航运法、港口法、航海技术 大连海运学院海洋船舶驾驶工学学士、海商法研究生、法学硕士,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航运法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海事法院任职、海事大学教授、大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参加海商法、港口法、航运法起草,出版15本著作(作者、主编、副主编、参编)、发表论文40余篇,代理案件50余起,处理仲裁案件11起。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胡以晨(香港) 男 1941 专长:船舶制造、海洋石油钻探和开采设施的制造及其商务、合同 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纽约大学管理学院硕士。曾任船舶工业总公司工程师,海洋石油工程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香港南宏公司、华联公司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完成海上采油平台的设计、建造、海上安装和调试,自行设计建造浮式生产储油轮,承接卫星发射装置工程、城市大型商厦钢结构工程。曾任造船工程学会理事、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石油、石化设备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多次荣获科技奖。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胡晓东(北京) 女 1963 专长:国际贸易、海事海商、融资租赁、贸易信贷、担保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伦敦大学国际商法法学硕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修。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注册税务师资格认定,西蒙斯律师事务所、伯税克律师事务所、邓何贝律师事务所访问律师,参与英国经济诉讼与仲裁、公司合并与收购、项目融资与资本市场交易等法律事务。发表论文数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赵宏勋(北京) 男 1927 专长:海商法、对外贸易法、海上运输业务 1951年-1974年在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工作;1974年-1993年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系副教授。著有《海商法》一书,合著《国际商法》一书。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赵林华(北京) 男 1940 专长:国际贸易纠纷 1962年-1975年任职于航空部第303研究所,1975年至今在国家商检局工作,历任工程师、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处长。1991年至今任驻美商务处一秘。兼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理事、中国无损检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赵崇志(北京) 男 1943 专长:救捞工程,船舶火灾鉴定及处理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 航运厅船舶轮机员、交通部标准计量洋技术研究所技术员、研究室主任,海上救捞局救捞高级工程师、副处长、调研员,水上消防专家委员会委员。负责25项救捞技术标准和船舶航运安全技术标准,并数项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赵佳民(青岛) 男 1952 专长:海商法、保险法 青岛职大外语系毕业,参加英国A&A再保险和北大人保系统高级管理研修班MBA的培训。曾在保险公司及其伦敦公司从事船舶、货物、保赔代理和管理业务。处理过船舶碰撞、油污、租约、货物追偿和理赔等案件,其中滞期费纠纷案为中国海事法院典型案例之一。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骆 鹏(北京) 男 1963 专长:保险相关事务 1985年-1991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部城市业务部任主任科员;1991年后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工作,曾任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1981年-1985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起草工作。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钟 诚(广州) 男 1960 专长:海事海商、国际贸易 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工学学士、厦门大学法学硕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法律硕士。任海事法院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海事庭副庭长、海商庭庭长、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处理提单、货物运输、租船、海上保险、船舶碰撞、买卖、扣押、抵押贷款、人身伤亡等案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夏国忠(大连) 男 1935 专长:航海技术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实习船船长。 工作语言:汉语
徐士章(北京) 男 1941 专长:海损理算、海事索赔 北京大学毕业,北京经贸大学英语系、上海海运学院船舶轮机系进修。贸促会法律部外贸仲裁处、海损理算处职员,法律顾问处处长,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副处长、海事处处长、顾问,新华社香港分社研究室职员,香港德理公司副董事长,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办理单损、共损案件,代理海事仲裁、诉讼案件,参与翻译《共同海损》一书,参与撰写《中国海商法大辞典》。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徐新铭(杭州) 男 1954 专长:海商法、海上保险、航空法、国际法 杭州大学外语(英语)系、上海海运学院法学硕士 港务局任职、海港职工大学英语教师、海事法院及浙江省人保公司任职。著有《船舶优先权》,参加《中国保险法简明教程》“海上保险”一节的编写,参与人保公司“涉外货运险条款”和“涉外船舶险条款”、海商法、海诉法的修改制订,发表论文50余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徐鹤皋(北京) 男 1923 专长:国际私法、海商法 1949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1949年-1951年在中国新法学研究院任学习干事;1951年-1963年任中国政法干校国 家和法律理论教研室教员;1963年-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副教授、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秘书长;1985年至今任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律咨询中心首席法律顾问、天平律师事务所主任、顾问、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仲裁员、中国海商法协会争议处理程序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徐鹤皋先生发表过多篇重要论文,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程序》、《对外经济贸易争议的解决方式》等等。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徐 捷(上海) 男 1954 专长:海上运输、租船、海上保险、海事侵权、海难、海商、海事诉讼保全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系学士、研究生部硕士,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进修,赴比利时访问学者。曾在海事法院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主任。曾兼任中国海商法协会海商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审理的海事损害赔偿案、诉前申请扣货案及追索垫款纠纷和行使船舶抵押权案,主持船舶拍卖,参加《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租船范本的制订及问题研究》科研项目,研究定期租船合同下船东的法律地位和海运提单中的司法管辖权条款,代理多起纠纷。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徐庆岳(北京) 男 1960 专长:海商法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毕业。现任职于交通部体改法规司。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柴中航(上海) 男 1943 专长:航海技术、海事处理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毕业。历任海运局驾驶员、船长、海监室处长、总船长。处理海事300余起,航海论文30余篇,咨询报告20余份,合著书籍4本。 工作语言:汉语、基础英语
郭春风(青岛) 男 1957 专长:海事海商法律事务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工学学士、国际经济法法学硕士。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教研室副主任、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著作《论航运惯例》、《试论船舶碰撞法律适用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国际海上提单运输的当事人可否协议延长时效》、《论对中国海商法托运人定义及相关条款的修改》,《海商法大辞典》分科主编,处理上百件海事海商案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郭国汀(上海) 男1958 专长:国际货物买卖法、海商法、租船、提单、海上保险、跟单信用证、商事诉讼 吉林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法学学士、华东政法学院进修法律英语。曾在数家律师事务所任职,承办数百起刑事、民事、行政、涉外贸易、海事海商案件,参与合同的起草与谈判,出具数十个法律意见书。兼任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调解员、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律师协会海事专业委员会和国际贸易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海运学院海商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海事审判年刊》特约撰稿人。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郭 敏(福州) 男1960 专长:保险法、海商法、轮机 大连海运学院轮机系毕业。曾任集美航海学校教师、中保公司国际部、德国不莱梅公司理赔部经理、中保德国公司水险部经理、中银财险处副处长、中保福建分公司营业部副经理、财险处处长、漳州分公司总经理、中保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参编《海商法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发表论文3篇,其中1篇获优秀奖。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顾耀良(上海) 男 1945 专长:海商法、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 曾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法学院攻读国际商法。曾任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任法律顾问、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兼职律师。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高 菲(北京) 女 1956 专长: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海商法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华东政法学院法学硕士,武汉大学国际私法博士。中国国际商会法律部法律顾问,《中国仲裁》电子杂志中英文刊总编,《中国对外贸易-中国仲裁》杂志执行中编。民革中央经社委员会委员。著有《论美国反托拉斯法及其域外适用》、《对外贸易争议解决》、《中国海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仲裁法及惯例辞典》(编、译)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高伟杰(北京) 男 1946 专长:国际航运、企业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船舶结构力学专业毕业,附挪威进修。曾在大连外代公司、交通部远洋运输局航运处、中国驻英使馆商务处工作,历任中远美国公司总裁,中远英国公司副总经理,中远总公司航运部集装箱联合办公室主任、航运部副总经理,中远集装箱运输总部副总经理,中远(集团)总公司发展部总经理、运输部总经理,中远集团副总裁。曾组织原国家机械委批准的9个科研课题,渤海呈北油田、南海惠州油田项目检验,负责船检局海洋工程处工作,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总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天津大学兼职教授。专著《中远集装箱运输工作手册》(英文版),《中远海损事故处理手册》(中英文版),主编《海上固定平台检验》,翻译国际海事组织MODU规则。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高宗泽(北京) 男 1939 专长:海商法、国际贸易法、银行法、公司法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进修。曾任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业务员、社科院研究生院讲师、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副总审律师、顾问、主任,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信利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法律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并曾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法学院研修授课。撰写《论海牙-维斯比规则》、《美国反倾法初探》、《银行商业信用证法律问题》等。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高剑鸣(上海) 男 1944 专长:海商法、保险法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专业、国际经济法法学硕士、美国新奥尔良杜兰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船舶燃料供应公司业务员,海事法院助理审判员、副庭长、副院长、院长,保险公司法律部总经理。参与《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海商法教程》、《涉外经济实用手册》的编写。 工作语言:汉语、粤语、英语
高隼来(北京) 男 1926 专长:海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 1957年至今一直从事法律工作。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德语
高移风(北京) 男 1957 专长:海事海商、国际贸易、保险、涉外经济合同 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工学学士、外经贸大学法律系法学硕士。 曾在贸促会法律顾问处、律师所工作。 办理海事海商、国际贸易、涉外合同纠纷、仲裁及诉讼案件近千件。发表《THE BAR IN REINSURANCE》论文,为《最新法庭辩论丛书》撰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高照杰(北京) 男 1951 专长:海洋工程 197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船舶结构力学专业,现任职于中国船级社副总裁。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高小五(北京) 男 1960 专长:单独海损、共同海损 北京外贸学院外贸系大专。 曾任贸促会海损理算处副处长、处长,香港德理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中国海事法协会理事、中国船级社船级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CMI第37届大会就共同海损问题的讨论》,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单独海损和共同海损。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崔玉山(香港) 男 1940 专长:海商法、国际贸易法 1964年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曾任职中国贸促会副会长。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曹惠亮(广州) 男 1945 专长:海商法、海港法 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专业本科,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港口经营和行政管理硕士。曾任港务监督监督员、海事工程师,港务局高级经济师、首席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海事律师。具有30多年的港口经营和管理经验,参加中国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的起草工作,被广州市政府授予“优秀专家”,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萧言金(厦门) 男 1937 专长:碰撞法、海商法、民事诉讼法、保险法、航海技术 厦门集美航海学校驾驶系毕业,厦门党校法律进修班和最高人民法院海商法、国际法培训班进修。曾任福建省轮船总公司二副、大副、油轮船长、高级船长,厦门海事法院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被评为三级高级法 官。 工作语言:闽南方言、汉语
阎存厚(北京) 男 1939 专长:海损理算、海上运输及保险 大学学历。1972年至1985年任海损理算处理算师,1992年至1994年在海事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现已退休。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阎鸿邦(北京) 男 1941 专长: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工程、环境管理 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65年至1985年在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工作;1985年以后调入国家环境保护局,先后担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水处副处长、处长、海洋处处长等职。中国水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化学药剂水处理专业网理事长。代表著作有:《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的研究开发》、《饮用水水源保护》、《水环境管理》等等;此外还发表有中英文论文数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日语(可阅读)
黄永申(青岛) 男 1956 专长: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国际货物运输 大连海运学院远洋船舶驾驶工学学士、国际法学研究生,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进修法学专业,荷兰阿姆斯特丹进修国际法、国际比较法及美国法。曾任中学教师,海事法院审判员、海商庭庭长。参与《中国海商法大辞典》的撰写,发表文章4篇,处理船舶碰撞案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黄少杰(香港) 男 1953 专长:海商法、航运管理、租船 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 曾在外代、远洋公司实习,历任远洋公司商务/保赔处经理、散货处科长、运输部副总经理,香港中远船务公司、寰宇船务公司、明华船务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副会长、香港船东会执委会常务理事。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蒋敬业(北京) 男 1967 专长:海商法、公司法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专业,南非Witwatersrand大学法学院公司法硕士学位。1989.7——1993.12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秘书处;1994.1——1997.12 南非中南贸易集团;1998.1至今 环球律师事务所。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傅廷忠(北京) 男 1953 专长:海商法、保险法、民商法 上海海运学院国际航运、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生法学硕士、韩国海洋大学法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大连海事大学海事法律系副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法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世界海运》编委兼专栏负责人、《中国远洋》专栏负责人、《中国海商法》编委、大连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海事律师。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傅国民(北京) 男 1950 专长:海商法、国际经济法、海运法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系本科、大连海事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生法学硕士。曾任港务局装卸工、机械修理工、办公室业务协调,交通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法律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体改司副司长,中国海事法协会副主席、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航海学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理事、大连海事大学特约研究员、上海海运学院客座教授。《海商法大辞典》分科主编、《中国港口大全》副主编,组织审核《海商法》、《港口法》、《航运法》、《航道法》及数十个部级法规。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阅读)
程万铸(北京) 男 1927 专长:国际保险、国际金融 1951年至1971年在中国银行从事国际汇兑工作,1971年后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负责国际保险业务。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
程天柱(北京) 男 1938 专长: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设计与制造本科。三机部、六机部船舶工业公司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局总工程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发表多篇有关船舶标准化、船舶科技发展、船型研究的论著。工作语言:汉语、英语(阅读)
董 明(英国) 男 1951 专长:海事案件的责任判定与处理、国际航运业务、买造船业务和纠纷处理。 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国际航运管理专业函授班 远洋运输公司油轮、杂货船、散货船、集装箱驾助、三副、二副、大副、船长,安监处处长,管理部、企划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船东协会/亚洲船东论坛航行安全委员会和环保与船舶资源再利用委员会委员。主持海事、海损、海难事故的调查,诉讼案件的处理,提供诸多咨询意见。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康 明(北京) 男 1965 专长:投资法、仲裁法、海商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博士研究生, 中国贸促会法律部副部长。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蔡鸿达(北京) 男 1948 专长:海商法、国际贸易法、仲裁法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文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于1992年-1993年获国家教育奖学金赴英国学习国际贸易法与海商法。曾在北京化工大学任教多年,聘为法学副教授。现在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秘书处,任副秘书长。主编《中国海事仲裁裁决书选编》、《海事仲裁入门指南》等著作,并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蔡存强(上海) 男 1950 专长:海商法、航海技术、航政法 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 上海海运学院副院长,教授、船长、兼职律师。获国家特殊贡献津贴。上海华利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中国海事研究会海事调查委员会顾问,中国船东协会理事,台湾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理事,中国航海学会海船驾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航海学会理事,上海市航海学会海船驾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多家航运企业的高级顾问。撰写的专著《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释义》曾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魏润泉(北京) 男 1926 专长:保险法、海商法 1950年毕业于上海商学院保险系,曾任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研究员、教授。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薛祖望(南通) 男 1966 专长:合同法、海商法、公司法 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苏州大学法学硕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法学会会员,南通市律师协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江海商法学会、中国海商法协会会员、南通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薛介年(上海) 男 1947 专长:港口机械、环境保护及环境质量评价、海商法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系、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研修班进修。曾在港务局、海事法院、港口协会和律师事务所任机械工程师、审判员、副庭长、研究室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法律顾问和高级法律顾问等职。发表论文30余篇,二次获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论文奖、二次获上海法院系统学术论文一等奖,参加上海政府经济立法招标,完成《上海海洋资源开发管理办法》课题研究报告和立法建议草案。 工作语言:汉语
万 猛(北京) 男 1964 专长:国际经济法、海事审判 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博士,1996年9月至1997年10月伦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律系任教。伦敦国际银行、金融与发展法律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国际银行与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法学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1999年4月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7月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卫士。
石 兴(福州) 男 1964 专长:海上保险、财务会计 上海海运学院经济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英国皇家特许保险学会会员,高级经济师。参与的《国家财政、税收、信贷杠杆在国民经济中的运用》获部科研成果三等奖,参与编写并出版了《保险——社会稳定器》,著有《非寿险产品设计》。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金玉来(上海) 男 专长:海商法、保险、国际贸易 华东政法学院学士、硕士。上海国际经济贸易律师事务所海商室主任,上海市凯荣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涉外业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商会浦东国际调解中心特聘调解员,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咨询专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雷 海(上海) 男 1941 专长:海事海商,物流船代,国际航运与航技实务,海上保险 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中方经理,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总经理,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中国海事仲裁员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船东保赔协会董事,英国SSM保赔协会董事,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级顾问,上海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和青岛船员学院客座教授,瑞典马尔默国际海事大学校董代表。著有《中国航海气象字典》、《中英船舶电文》、《航海英语应用文汇编》、《船员英语对话》等21本航运管理及航海技术方面的书籍。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雷旭辉(北京) 男 1942 专长:航海、海事海商审判、民诉法、海诉法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水面舰艇学院,1984年北京市法律业余大学毕业。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海商合议庭审判长(退休)。海洋法学会理事。工作语言:
朱宇波(香港) 男 1963 专长:国际贸易法、国际运输法(包括航空、水上运输)、仲裁 大连海运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学院硕士。港务监督、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秘书处、Hiu Taylor Dickonson、齐伯礼律师行工作,任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李连君(香港) 男 1963 专长:海商法、海事法、碰撞、救助、租船合同、提单、国际贸易法、信用证、船舶、融资 大连海事大学工学士,国际海事研究生毕业,世界海事大学硕士,斯德哥尔摩大学比较法硕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生毕业。曾在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系任教,斯德哥尔摩大学海事法/运输法研究所任研究助理,洗基利律师行高级中国顾问,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著作《Chinese Maritime Code》,《Arresting Ships in the Far East Jurisdictions》,《Shipping Practice & Law》等。 工作语言:英语
李新刚(香港) 男 1960 专长:保险理赔、海商海事纠纷处理 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学士、国航系法学硕士、世界海事大学航运管理硕士、英国威尔士大学博士。交通部政法司法律顾问、英国伦敦船东保赔协会理赔经理、香港理工大学海商法讲师。参与中国海商法、越南海商法的起草、咨询工作,发表专著、论文共20余件。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杨良宜(香港) 男 1948 专长:海事及外贸争议的处理 大连海事大学及上海海运学院兼职教授,任海事顾问及仲裁员多年,处理仲裁案件逾千件。著作《国际商务与海事仲裁》,《提单》,《外贸与海运诈骗》,《租约》,《滞期费》,《船舶买卖法律与实务》。 工作语言:英语、汉语
赵劲松(香港) 男 1963 专长:海商法、船舶碰撞、海难救助 大连海事大学学士、硕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海事大学助教、副教授,远洋船三副、英国Hill Taylor Dickson 律师行伦敦、香港分行中国法律顾问,夏礼文律师行香港分行中国经理。翻译或合译《海上避碰规则指南》、《碰撞与避碰规则》、《海事法律实务译文选》、《海事索赔与取证》,合著《船舶避碰应试必读》、《船舶避碰学原理》、《避碰规则习题解答》,主编《Maritime Collision and Prevention》第一卷、第二卷。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并担任分会主席,参与主办海商法学术报告会。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姜锡祥(香港) 男 1948 专长:航运、租船、船舶买卖及海事保险。 曾在华夏企业有限公司工作,任董事副经理,华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经理兼任华夏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运达保险顾问有限公司代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香港航运届联谊会副主任委员,香港航运实务学会创会理事、会长,中国海商法协会会员,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调解组会员。发表文章“Trading Relationship & Dispute Resolution Involving the P. R. C.”,“1987年挪威买卖船格式Notice of unreadingness”。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傅昆成(台湾) 男 1951 专长:国际商事仲裁、海洋法、国际私法、英美契约法、国际法 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法律研究所硕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法律研究所硕士、博士,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律研究所专任副教授,台湾大学新闻所、东海大学、淡江大学、文化大学、海洋大学兼任法律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