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教授专题[视频]讲座

政府应垄断城市停车场

编辑:驾驶网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09-04-28    👁3038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23日建议,政府的消费政策应与环保政策衔接,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不造成更多的环境压力。

    当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吴晓灵在会上说:“报告提出的解决大气污染的措施多是技术层面的,需要从经济根源上寻求解决之策。”她以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为例指出,目前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使汽车消费政策与环保政策衔接。

    吴晓灵说,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刺激汽车消费,政府出台政策对购置小排量汽车给予补贴,“这是短期行为,是用牺牲未来的方法来刺激当前消费。”她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应该鼓励清洁能源汽车消费,而不是小排量汽车,这样“既能提高消费,又不会造成新的污染。”

    吴晓灵认为,从防治城市空气污染的角度出发,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发展。她建议政府垄断城市路面停车场,大幅提高停车收费,增加的收入用于补贴公共交通。

    “上海的路面停车计费标准是第一个小时10元,此后每小时20元,私家车数量远比北京要少。大城市应该采取这样的政策。”吴晓灵说:“由政府垄断路面停车场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安排那些需要政府帮助的人就业.

 
 

 

 
 
    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认为,政府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发展。她建议政府垄断城市路面停车场,大幅提高停车收费,增加的收入用于补贴公共交通。(《新华网》4月24日)

    吴晓灵委员的建议,控制私家车、保护环境、发展公共交通,出发点是好的,政府垄断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在一般看来,垄断从来就不是一个好听的字眼,尤其是政府垄断,更是让人担心寻租腐败的发生,让人担心由此造成的公共福利的损失。所以,对于垄断的建议,尤其是政府垄断的建议,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建议人就会成为公共舆论的炮灰。

    出发点是好的,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比如我国的烟草专卖,法定目的非常清楚:“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可实际上呢?除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达到了,“提高烟草制品质量”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的目的恐怕都没有达到。因为健康是消费者的重要权益,也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指向。我国得到的“脏烟灰缸奖”,就很具有反讽的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国家的宏观调控很重要,但无论如何,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是应以市场为基础。即使是自然垄断,也应该是竞争的自然结果,或者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关于垄断的坏处,英国古典政治经学家亚当·斯密已经论述的非常清楚了,最后的结论就是“垄断总是意味着较低的产出和较高的价格”。后来,美国福利经济学家哈伯格计算出垄断造成国民福利损失占国民收入的1%左右,乔治?施蒂格勒后来重新进了研究,发现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要比哈伯格所说的高得多。

    要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公共交通建设,减少私家车的数量,除了政府垄断停车场之外,是不是没有了其他办法?显然不是,至少政府还有价格、税收、补贴等多种经济手段可用。即使要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也不一定要由政府垄断经营,完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来规制。

    网上已经有人提出了政府垄断停车场的最坏结果:停车场上停的都是特权车,要么是不需要交停车费的公车,要么是走关系不交费的私家车,要么是富豪的专车,而那些靠一辆破车混口稀饭喝的弱势群体,将连喝稀饭的机会都丧失。网友的最坏假设,是我们在考量吴晓灵委员建议时,不得不认真对待的。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