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验汇编
⊚  首页 >  保险常识 > 经验汇编 > 

订车风险谁来埋单? 车主经历:交钱容易退钱难

编辑:驾驶网    来源:南国早报    2008-10-23    👁3937  
随着购车者的不断增多,消费过程中各种意外事件也在增加。其中,消费者在订车后,因为种种原因反悔而与车商产生纠纷的情况日渐突出。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车主经历:交钱容易退钱难

  现在,下订后又想退订的购车消费者并不鲜见。最近半个月,记者就接到好几个这样的电话,这些消费者无一例外是当初冲动订车,待冷静下来才发现所订车辆并不太适合自己,心生悔意,希望能够退掉订单,拿回订车款,但却遭遇车商拒绝。

 

  “十一”黄金周,南宁市民李先生陪朋友到南宁市内白沙大道一家汽车4S店看车买车。看到朋友买了车,加上当时预计着马上就有一笔丰厚的收入准备到账,李先生在朋友的怂恿下,也决定购车,当即向车商交纳了5000元订车款。但过了一段时间,当销售顾问告知车已到货时,李先生却遭遇资金困难。李先生说:“订车时预计能拿到的工程款,现在被别人拖着,而且一时半会也拿不回来,不够钱交纳全款,所以这车得退订。”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李先生的退订要求遭到店方拒绝。在李先生看来,车没有上牌,也没有交纳全款,是辆新车,4S店可再卖给别的客户,这又不是什么难事,没收订金没有道理。

  市民张女士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张女士说,决定订购现在这辆法系两厢车时太冲动了,就是在网上看了图片,然后就订了。等看到别人先期订购回来的真车,发现内饰与图片看来完全不是一回事,精细程度与想象差距甚远,于是心生退意。但4S店拒绝了退车要求,称要么没收订金,要么交钱提车。在张女士看来,现在距离预计11月的提车日期还有近一个月,所订车辆甚至可能还没有生产,而且那么多人等着买,不存在销售难题,不退款是车商有意为难消费者。

  在白沙大道一家4S店看车的车主曾先生就表示,现在新车层出不穷,谁能保证自己在变幻莫测的车市能坚守如一,不改变自己的购车意愿?即便是购车意愿没有改变,但谁又能保证最终确定的价格或者实际配置与自己的要求没有差距?

  车商看法:订车容易退车难

  对于部分消费者看来很简单的退订要求,大多数车商却以拒绝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根据李先生的投诉,记者与该4S店市场部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负责人卢小姐认为,不接受退订的原因,一是李先生所订车辆已经从厂家运回了南宁。很多消费者以为将已经订购回来的车子退回厂家很简单,其实作为经销商,都是替消费者全额垫资从厂家提车。要想将车子退还厂家,涉及相当麻烦的财务走账流程,而且一般除了车子本身有质量问题外,厂家是不接受经销商的退车要求的,经销商只能自行对所订车辆进行处理。所以,如果消费者改变购车意愿,他们也承受着产品积压的风险。

  二是如果消费者所订车辆是小众车,很不幸还是高配置车型,那要处理这些被“遗弃”的家伙,更是麻烦。其实消费者还是比车商潇洒多了,大不了不要那几千元的订金。但是作为车商,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替代买家的话,还得承受十几二十万的资金占用压力,车子一天卖不出去,就耗着利息和各种开支。如果这期间厂家又将车子降了价,那损失就大了。

  而针对张女士的情况,该品牌4S店的销售代表许先生表示,不退订车款其实还不是说程序简单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稳定的问题,如果每一个消费者拿着几千或一万元的现金订了车,等车子回来后,却又都表示不买要拿回订金,那厂家的生产秩序和经销商的销售计划不都乱套了吗?当然厂家和经销商可以通过在销售网络里调配货源,解决消费者的退订问题,但是从稳定行业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一定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就是一定数额的订车款,如果消费者不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例如地震、车祸、急病等原因违约,自然就不能退还。其实,如果车商违约交不了车,那也得给消费者进行赔偿。

  记者调查:不同订车方式决定款项命运

  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对多家4S厂家进行了解后发现,不同的订车方式决定了订金的命运,作为购车者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一是消费者订购已上市多日的车辆,购车者能够试乘试驾,真实感受车辆,这种情况消费者与车商签订购车协议后给付订金。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心生悔意不购车,一旦发觉所要购买的车型不如意而不愿购买的话,会造成数千元的订金损失。但如果所购买车型是热销车型,仍然可以将车辆转售而拿回订金。但如果是冷门车型,取回订金并不现实。

  而另一种订车情况,消费者则很大程度上可以拿回订金,这种情况则是新车上市之初,消费者在没有看到真车的情况下,车商为了营造热销氛围,进行提前预约,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为了占据靠前的提车位置,交纳订车款订车。但如在最后公布价格时,发现价格过高或者车型不符合要求,是可以要求退订的,车商一般也会乐意退订,但是一定要事前签订完善的订车协议,说明退订的情况。如果没有签订协议,也很有可能陷入退订危机。

  新闻纵深:“饥饿”营销诱发退订危机

  消费者订车后却心生悔意退订,常遭经销商没收订金,消费者购车为何常常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是消费者自身冲动订车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消费者遭遇退订之困,有业内人士就称,除了因自身冲动消费之外,受困于现在车市激烈竞争,车厂和车商新车“饥饿”营销策略也是导致退订危机频频发生的因由。例如,现在不少新车还没到店,甚至是新车型刚刚下线,厂家的宣传就已经铺天盖地,经销商也就忙于接受订单,而且大造车辆热卖之势,让消费者感觉不赶紧订车,可能就赶不上趟。而此时的消费者往往就会陷入左右两难的境地:下订,想看看其它新车;不下订,经销商发出的信号往往就要排队3至5个月。而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怕受买新车排队提车之苦,为争得靠前名额,还是在犹豫中下了订。但往往在实际看到真车时,却发现与想象有差距,由此出现退订危机。

  有汽车经销商坦承,现在样车没到店,就接受消费者下订要求,其实已经很普遍,确实也靠“饥饿”营销才会营造出车辆抢手的氛围。但也会出现,一旦购车者签下订车合同,受到同级新车型接踵上市诱惑,就容易滋生退订念头,结果,往往都是消费者吃了亏。对此,有经验的车主建议,订车之前要思前想后,最好等新车公布价格或试车之后,再签订购车合同,避免新车为抢占市场先机,采取先接订、再卖车,“忽悠”消费者早掏腰包。另外,签订订车合同时,还要看清条款,避免退订时出现争议。(罗锐)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